知识分享

【书法培训加盟】书法中的对联

  汉字的艺术性造就了对联、诗词、歌赋等这些经典的文学形式。秉仁书院的书法培训教研老师提到,尤其是对联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独特性赢得了众多的创作者和欣赏着,上至文人墨客,下至贩夫走卒,都对其青睐有加。它既可描山河古迹,亦可写人物功过。

  对联,雅称“楹联”,民间俗称其为“对子”,起于五代,至明清最盛,距今已一千年有余。最早的对联雏形,出现在秦汉以前,那时候民间过年会悬挂桃符,桃符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写在两块桃木板上,分别悬挂于左右门,用于驱鬼压邪。这样的习俗沿用了一千多年,直至五代时期,人们开始将联语题在桃木板上。我国最早出现的春联由五代后蜀主孟昶所题,这一出现记载于《宋史蜀世家》中,“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964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宋代之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很普遍,王安石曾于诗中写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便是对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与桃符有关,因此古人也称春联为“桃符”。

  至明代起,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常见的春联。入清后,对联亦鼎盛一时,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频出,一直到现在,家家户户还保留着除夕贴春联的习俗。

  本文由秉仁书院白老师编写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营:书法课程、教师培训、书法培训、课程授权、少儿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书法教材、版权合作
Copyright © 2018秉仁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0248号-2|网站地图
合作邮箱:3433254688@qq.com  总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西街6号院2号楼102室秉仁书院

友情链接:书法培训加盟|书法培训课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