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

书法培训中楷书的结构规律是否适用于行书

  我们都知道在书法培训的体系中有很多的字体,有很多学员在练习新的字体的时候会考虑到之前所学是否有用,比如说练习了楷书的结构规律是否适用于行书。

  楷书的结构规律适用于行书的,中国书法自两晋始,就形成了 “真草隶篆” 四大体式,也就是四大书体。其中的“真书”概念界定不是很清楚,有说真书就是楷书,也有的说真书包括楷书、今隶,还有的说,真书也叫“正书”。真书也可以说是楷书。从楷书的产生、发展来看,今隶是楷书的早期阶段,而“正书”则是楷书的形象化表述,取楷书端正之义。

  那么,今隶又是一种怎样的书写体式呢?这得从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来解读这个问题。简而言之,中国书法起源于绘画,而自从中国文字诞生之日起,中国书法就应运而生了。众所周知,中国文字起源于“结绳记事”。但我认为,“结绳记事”诞生中国文字的观念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完全正确的。

  结绳记事只是中国文字诞生的一个事件而已,并不是中国文字诞生的全部,甚至是在此之前就有别的事件促使了中国文字的诞生。因为,结绳只是计数,即便是结绳记事诞生了文字,也是绳子上面的图案逐渐演变为文字。那么,当我们考证“绳子”究竟诞生于何时而不可求证之时,至少可以推理绳子也是远古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才发明的一种工具。在此之前,人类记事计数的方式还可以有很多种,比如在岩壁上画一个图案指事,在图案下面划线或其他标识来计数,等等。比如打猎,得了五只兔子、三头鹿,则画出兔子和鹿的图案,在图案下分别刻五条线、或者三个×以计数。而兔子、鹿的图案,就逐渐演变为象形文字。由此观之,结绳记事并不是最早的文字诞生的依据。

  中国文字诞生后,就逐渐总结、规范了书写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书法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之后,青铜冶炼铸造术诞生,周代大量铸造青铜器。青铜器上以文字记事兼而起到装饰作用。除青铜器所铸文字外,还有石鼓文。文字以圆笔(玉箸)为主,结构讲究对称。这个时期的书法称为”篆籀”,与后来的小篆对应,又称”大篆”。

  秦统一后,以小篆为标准文字。这个时期,中国文字发生了一个重大变革,即隶书的诞生。湖南龙山里耶出土(井)的三万多枚秦简中,真实的记录了由小篆演变到隶书的过程。这个时期的篆书,可以被称作”古隶”。

  隶书拉直了文字的笔画,以方正体式为表达形式,真正意义上的”方块文字”,应当从隶书算起。隶书的出现,把中国书法划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此前,称古书,此后称今书。

  为书写更加便利,隶书的书写被提速和简化,汉代简牍便出现了草书的雏形并逐渐演化为草书,也就是”章草”。同时,由于简牍书法出现了大量的折笔,东汉末期的书家据此进一步演变,楷书就诞生了。

  早期的楷书,保留了大量的隶书笔法和形质,所以,也被称为”今隶”。三国时期的皇象写章草,但其中的楷法非常明显。钟繇被尊为楷书之祖,但其代表作《荐季直表》则隶意盎然。楷书至两晋臻于成熟,成为独立的一种书体。

  那么,按照书法发展的脉络,四大书体的排序应当是: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这四大书体应用于实用,主要是隶书和楷书。两晋时期,又以楷书为主。但是,楷书太端正,书写也不便利。于是,大部分书家就把楷书提速简化,行书便应运而生了。以我不成熟的观点:行书就是楷书的速写。这个”速”并不是简单的指速度,而是书写的便利和时间上的节省,书写也更流畅。更为重要的是,行书为书法欣赏和书法实用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结合形式,是最能为大众所接受的一种书体。

  奇怪的是,直到现在,书法还是四体,行书依然被排斥在外。我认为,书法应当尊重历史、尊重实际,中国书法应当有五种体式:真草隶篆行。

  绕了这么大一圈,似乎讲的内容跟主题没有多大关联。实际上,理顺中国书法发展的脉络,更有助于学习、欣赏中国书法。

  比如学草书,不一定从楷书入手,可以从隶书开笔,按照隶书演化的过程循序渐进,同样可以学好草书。

  行书则可从楷书入手,先打牢笔法基础。然后练好楷书的结构,把字先立起来。但是,必须注意一个问题,也就是前面所言,行书是楷书的提速。这是书法演化过程的一种实践探索,这个过程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练好了楷书,把楷书写快了就是行书。

主营:书法课程、教师培训、书法培训、课程授权、少儿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书法教材、版权合作
Copyright © 2018秉仁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0248号-2|网站地图
合作邮箱:3433254688@qq.com  总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西街6号院2号楼102室秉仁书院

友情链接:书法培训加盟|书法培训课程合作